close

c870-1  

 

老實說,

對於大稻埕這部電影的期待勝過於其他過年賀歲片。

心想著,

導演居然願意去談八十多年前的盛事,再將其改編為輕鬆的電影。

 

但在坐下影院,看了10分鐘後,我只有想離開戲院的感覺。

由於是交換票的關係,耐住性子把整部片看完。

 

從郭雪湖的<南街殷賑>(大稻埕)去牽引到1930年的台灣。

因為甲午戰爭後,

<馬關條約>臺灣本島及澎湖之主權被割讓給日本。

之後臺澎就由日本統治50年至二戰結束始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統治。

 

在當時港口貿易是早期台灣各地方最重要的主要通路。

清領時期台灣有一府二鹿三艋舺。

(一府為今台南市中西區安平區,二鹿為今彰化縣鹿港鎮艋舺則為今台北市萬華區)

北部在英法聯軍戰敗後,開放淡水河運輸後,艋舺就擔任北部很重要的港口貿易重擔。

但在艋舺港口逐漸淤積後,加上族群械鬥,才導致整個轉移至大稻埕。

article_000268_1  

(當時的大稻埕一景)

大稻埕對照今日的範圍,蓋指民權西路(台1甲線)、台北橋以南、忠孝西路台1線台3線)以北、重慶北路一-二段以西,西臨淡水河。該區地理位置位於台北城北方,經北門可進入城內,北方則有大龍峒。西臨淡水河則有舟楫之便,大稻埕興盛的命脈船舶可自此直接出海,駛至唐山互市,甚至可遠達歐美。 以上資料來源自wiki

整部片的開頭,就是從現在的大稻埕去引景,(那段求愛的過程不太重要)。

從歷史系教授去帶入整部片,

到穿越時空,

回到1930年代的大稻埕。

030西元1930年之臺北街道  

(1930年代台北街景)

回到過去,整體的街景大概就直接參考<南街殷賑>去做搭景。

 

想要營造當時族群的紛爭,

所以在新店舖舞龍舞獅的時間點,

引爆雙方人馬的衝突。(族群衝突)

但我想當初應該不會有人去恥笑台語講不好的部分。

清人應該也不是滿口京片子....

 

電影雖然是娛樂為主,但必備的教育意義以及適當的引經據典,都是很重要的一件議題。

除非你只是想要用同樣的時空,但杜撰許多腳色,我想這部片的爭議不會這麼大。

 

但蔣渭水出現,更讓這部片不得不與政治歷史扯上關係。

加上日本太子訪台的情節被納入之後,更是要注意整部電影的章節。

是否就此沉重了。

 

在太子來台後,藝旦在宴會時唱台語其實也是件非常奇怪的事情。

ps:台灣日治時期,有一種叫「藝旦」的歌妓,也作「藝妲」,常於酒樓戲曲悅客

 1005371_487238891388102_357662135_n  

簡蔓書其實在裡面演得並不好....加上這段配上林強的向前行。

在當時日本希望同化台灣人(皇民化運動)的狀態下,唱台語是一件非常不合理的事情。

(但這是二戰之後才開始)。

電影中背景訂為1923年左右,史稱東宮行啟。

臺灣總督田健治郎邀請以皇太子身分搭乘軍艦「金剛號」來臺灣訪問12天,以特造的台鐵花車作為交通工具,行程遍及基隆臺北新竹臺中臺南高雄澎湖等地。

駐臺日籍官員嚴陣以待,建立歡迎牌樓,在南北各地興建豪華行館,例如「金瓜石太子賓館」、「陽明山草山行館」、「菁桐太子賓館」、「高雄壽山館」、「角板山太子賓館」等,這些行館及其造訪之地,都受到妥善的保存及維護。惟壽山館已遭拆除,遺址位於今國立中山大學校內範圍。

ps:這一年是台灣高中棒球開始第一次參與甲子園,台灣從1923年開始選拔代表隊參加第九回日本高校野球的夏季甲子園大會,至1940年的第廿六回為止。其中台北一中於第十五回(1929年)打進準決賽、1928年成立的嘉義農林棒球隊(2014.2.27即將上檔的KANO)第十七回(1931年)獲得亞軍是台灣球隊在甲子園最好的成績。嘉農隊的吳昌征在1937年畢業後加入日本職棒巨人隊,後來又打過阪神隊每日隊,享有「人間機關車」的外號。

 

因為這些都是歷史事實,但因為電影內講得實在太少了。

幫大家整理出來,實際的樣貌。

 

到總督府實際的照片。

14  

到大稻埕的狀況

24  

 

當時的民眾

acd5a2739a  

街頭藝人

b0d3a9063f  

 

 1389065012-1658211086_n  

當時的大稻埕

戲中也有去提戲院的部分。

當時「永樂座」是大稻埕最負盛名的戲院,除了傳統的戲曲以外,也是現代化話劇上演的舞台。

位於現今民生西路上的靜修女中大禮堂,則是當時領導台灣文化革新、

社會改革運動的「台灣文化協會」舉行成立大會的地點。

1905年,日本殖民政府推出擴大市區計畫,歐化的新式景觀一掃舊清時期陳舊、緩進的印象,讓大稻埕被稱為是「本島人的市街」,茶商、布商、貿易商集結,帶來經濟富足,也帶動娛樂生活,廟埕前的民戲從未停歇,眾多廟宇、子弟戲館、傳統戲曲的藝人聚集,讓大稻埕亦有「戲窟」之稱,日後北管布袋戲風靡一時,許多布袋戲團聯絡處皆設立在涼州街上,被稱為「涼州布袋戲街」,使布袋戲成為大稻埕重要文化之一。(這戲中就沒有多提)

 

日治時期以南北雜貨、茶行為主,之後米業、中藥等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。(所以片中有出現統一茶裏王的回甘...相關置入行銷)

 

至於台灣文化協會的部分認真要討論下去也要一大篇幅了。

只能說蔣渭水那段這樣處理真的非常糟糕。

還有林家那段也可以發揮林家花園始祖的部分......

只能說導演畫虎不成反類犬。

敗筆中的敗筆。

 

有空再來續....

 

以上資料以及圖片參考 秋慧文庫、wiki維基、台灣民政府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Jack老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